脑洞大开的挑战杯“黑科技”竞赛,嘉庚学院成功“摘星”!
撰稿:赖柯华 摄影:参赛团队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9-28 浏览量:541
9月25日,继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决赛之后,另一赛道“黑科技”展示活动优秀作品名单也紧随公布,我校学生作品在大海淘金里获评“星系”级作品1项、“行星”级作品2项和“卫星”级作品1项!
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黑科技”专项赛旨在培养青年科创意识和能力,针对前沿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充分开发脑洞,研究探索更多具有高精尖色彩、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实物或者技术,以及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根据大赛通知了解到,为激励参赛团队,展示活动分别参照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次,对应设置评选出“星系”级作品、“恒星”级作品、“行星”级和“卫星”级作品。
自“黑科技”专项赛启动以来,我校团委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学生报名参加,深入挖掘项目,并遴选推荐15件作品参加,最终5件作品在本届专项赛中斩获奖项,获奖率达三分之一。
参赛师生感言
作品名称:一种新型低碳海洋漂浮垃圾智能回收艇
奖项:星系级
项目负责人 张然华(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21级车辆工程专业):
获此奖项倍感激动,也非常感谢老师们、同学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两年前,王健岭老师的点拨让我和王祖龙同学萌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独立自主的设计出一款适用于海洋垃圾收集的环保型设备。为此,我们寻找身边有志之友加入团队,共同研究,并常向专业老师请教问题,夜深人静,月光伴随着在理工楼奋战的我们。在一次次参赛过程中完善作品,我们始终不愿放弃,相信努力终将得到回报。这次获奖是惊喜,是意外,更是对我们团队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指导老师 王健岭 副教授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主任):
当我收到获奖的喜讯,第一时间就转给了我的学生团队。队长张然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太不容易了。确实,这些孩子们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收获更多。在这个项目里,团队成员一步一个脚印摸索着完成了作品设计计算、加工制作、组装调试的全过程。熟练掌握了三维设计仿真软件、渲染等技能。这些基本都是通过这个项目才练出来的。所以可想而知,当他们面对这么多需要学习的内容,会有多大的畏难情绪。但是他们做到了,并且做的很好。跟他们学习到的知识相比,这个奖项只是一个衬托。这个参赛的经历,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他们继续加油!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黑科技”展示活动 我校优秀作品
奖项 | 作品名称 | 团队成员 | 指导老师 | 院系 |
星系级 | 一种新型低碳海洋漂浮垃圾智能回收艇 | 张然华、王祖龙、姚颀俊、黄荷漪、吴瑾、牛柏童、叶琳、郭伟静 | 王健岭、黄荣、刘楠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行星级 |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仿真 | 闫政亚、陈瑜彬、瞿思聪、王舒颖、林小龙、黄曾熠 | 林龙镔、黄凤英 | 土木工程学院 |
行星级 | 粮仓多参量集成检测系统 | 卓子翔、石文丽、陈亚楠、谢颖淇、陈宏韬、叶成贺、王瑞、郑扬裕、张贤豪、王伟君 | 黄凤英、杨海洋、林龙镔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卫星级 | 基于除污净气控温调湿的智能养殖舍 | 赵新怡、何娅洁、杨鹏、杜百舸、沈雪倩、金缘、李可 | 王鸿辉、蔡文昌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