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解密革命老区蝶变“新密码” 撰稿&摄影:“‘夏’乡逐梦 向汀而行”暑期社会实践研学队
撰稿:“‘夏’乡逐梦 向汀而行”暑期社会实践研学队 摄影:“‘夏’乡逐梦 向汀而行”暑期社会实践研学队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8-06 浏览量:10
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7月9日-13日,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党员服务中心组建的“‘夏’乡逐梦 向汀而行”暑期社会实践研学队(以下简称“实践队”),来到福建省长汀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脚步丈量,去感受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引领下,革命老区发展的新变化。
在长汀县研学期间,实践队一行先后走访参观了长汀县博物馆、福音医院、毛泽东同志旧居、国立厦门大学长汀旧址、杨成武将军广场和纪念馆、瞿秋白烈士纪念园、辛耕别墅、松毛岭阻击战前沿指挥部——郭公寨、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红军渡口、何叔衡纪念馆等地。
长汀县博物馆内陈列着的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长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灿烂的红色文化。其中,让实践队成员印象最深的便是馆内毛泽东同志挥笔题词的“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这也是实践队成员印在文化衫上的文字。这句诗词源自毛泽东的《清平乐·蒋桂战争》,他用红旗跃过汀江的斗志,记录着红旗如画的场景。
为缅怀革命先烈,实践队一行参观了杨成武将军纪念馆、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何叔衡纪念馆等。在松毛岭阻击战前线指挥部旧址前,实践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曾在这里发生的激烈战斗与屋后“护红树”的故事。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吾辈之青春,铸华夏之繁昌。
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草木不存,红壤遍露。如今的长汀,放眼望去绿色连绵,草木繁盛,长汀人民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经过几代人筚路蓝缕,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为了深入学习“长汀经验”,探索红色长汀的绿色蝶变奥秘,实践队一行来到了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步入馆内,实践队一行认真听取了馆内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前世今生”,深刻感受到了长汀从“火焰山”到“花果山”转变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在水土保持科教园区内,实践队一行还参观了习近平同志于2001年10月在此地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时亲自种植的香樟树。在绿茵盎然的园区内,实践队成员真切地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成为生态保护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号召,实践队一行前往长汀县古城镇梁坑村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竹文化产业链发展情况。梁坑村,不仅是一个有着厚重革命文化的红色村落,更是一个以红色传承带动绿色发展的特色新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理论的加持下,探索出“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开发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一行来到了当地的一家竹子加工厂进行调研。在交流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梁坑村竹子的成材时间较短,竹林采用轮作休耕的模式,分时、分块砍伐竹材、挖竹笋,保证了梁坑村竹林的可持续发展。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发现,竹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会进行造纸或制作成竹炭燃料进行二次利用,真正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通过此次实地研学,实践队成员较为全面地了解到了长汀的革命历史、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等,看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论的引领下长汀的发展变化。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理应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蓬勃青春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新征程中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